**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于( C )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A.1954 B.1955 C.1956 D.1957
2、下列哪一文献标志着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人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
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D.《论十大关系》
3、( A )是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4、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 C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之间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不同路线之间的矛盾
5、( B )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6、下列哪一文献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A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人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
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D.《论十大关系》
7、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 D )的性质?
A.非尖锐性 B.非爆发性 C.非持续性 D.非对抗性
8、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其中,之所以会有相矛盾的一面,是因为?( D )
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B.社会主义建设者经验积累不足
C.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程度不够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
9、我党的哪次会议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
A.七届二中全会 B.八大 C.八届二中全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 C )
A.敌我矛盾 B.阶级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对抗性矛盾
11、毛泽东指出,在处理敌我矛盾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 B )
A.协商 B.专政 C.对抗 D.暴力
12、毛泽东指出,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一个总的方针是?( A )
A.用民主的方式解决 B.用谈判的方式解决
C.用暴力的方式解决 D.用革命的方式解决
13、毛泽东指出,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怎样的方针解决?( C )
A.民主协商、和平解决 B.思想教育、提高认识
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4、毛泽东指出,对于民族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怎样的方针解决?( A )
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B.思想教育、提高认识
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D.专政民主、又打又抚
15、毛泽东强调,( A )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改革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6、我党的哪次重要会议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A )
A.七届二中全会 B.八大 C.八届二中全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的重点是?( A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国防
18、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 D )
A.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1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 C )
A.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超英赶美 C.四个现代化 D.祖国统一
20、在经济建设中,毛泽东反复强调( C )的方针。
A.快速发展 B.稳步增长 C.统筹兼顾 D.效率为主
21、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问题上,( D )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朱德
2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是( C )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陈云 D.刘少奇
23、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问题上,( C )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江泽民
24、在科学和教育问题上,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了( C )的口号。
A.科学现代化 B.教育要面相未来C.向科学进军 D.大力发展科学
25、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要实现( B )。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C.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 D.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26、实践证明,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要( A )。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团结一致向前看
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7、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到了路初步探索时的经验教训表明,( C )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坚持党的领导 D.调整分配结构
28、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与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 B ).
A.群众路线 B.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制度 D.理论学习
29、“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给我们的重要经验教训是( A )。
A.必须法制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B.必须停止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C.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体制
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毛泽东提出的所谓“民主的方法”的是( D)
A.讨论的方法 B.说服教育的方法
C.团结互助的方法 D.从事劳动的方法
31、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积极因素是( C )
A.直接因素 B.党内因素
C.处于统治地位的优势 D.非压倒性优势
32、不属于“十大关系”的后五条讲述内容的是( B )
A.党与非党的关系 B.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C.是非关系 D.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采取苏联模式的原因有( ABCD )。
A.苏联给新中国援助和支持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
C.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
D.中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BD ) 。 A.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B.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中苏关系决裂
D.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有(ABC)。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
C.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D.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4、建国后,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有 ( CD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愚公移山》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AD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6、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ABCD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巩固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7、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有( AD )。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B.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D.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8、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BCD)。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 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答
9、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之
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CD )。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矛盾
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思想观点( ABCD )。
A.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
B.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
C.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1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重要方面有( ABD )。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B.经济建设
C.经济体制改革
D.民主政治建设
12、建国初期的 10 年探索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积极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 ABC )。
A.《论十大关系》
B. 中共八大文献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上提出的思想有 ( ABCD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整顿工业企业,改善与加强企业管理
C.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
D.“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
1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中共的思想有 ( ABC )。
A.扩大民主 B.加强对国家工作的监督
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D.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
15、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邓小平提出的思想有 ( BCD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整顿工业企业
C.改善与加强企业管理 D.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
16、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 AD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敌我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7、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的问题是( AC )。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
C.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D.如何建设党答案: ;考题来源:第四章第二节
18、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有(ABCD )。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D.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9、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讨论了哪些关于经济问题的关系?(ABCDE)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E.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0、下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有:(ABCDE)
A.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B.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C.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
D.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
E.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
21、毛泽东强调,我们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要采取民主的方法。所谓民主的方法,包括:(ABD)
A.讨论的方法
B.批评的方法
C.表扬的方法
D.说服教育的方法
E.合理分配的方法
2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ABCDE)
A.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C.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D.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E.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3、在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提出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下属于这一方针的是:(ABCD)
A.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B.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D.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E.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4、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四个现代化,指的是:(ABCD)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E.教育文化现代化
25、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就要做到:(ABCDE)
A.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
B.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
C.加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
D.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监督
E.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指明社会性质,二层说明发展程度。(对 )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错 )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错 )
4.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对 )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错 )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对 )
7.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对 )
8.稳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 对 )
9.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错 )
10.在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应坚持把发展速度放在第一位,效益服从速度。(错 )
11.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对 )
12.《论十大关系》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 )
13.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