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第( C )次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五 B.六 C.七 D.八
2.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之毛泽东思想的( A )
A.初步形成 B.成熟
C.丰富 D.继续发展
3.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错误的说法是 ( D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D.文化大革命的产生是因为使用了毛泽东思想
4.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主要围绕( D )主题
A. 改革与发展 B. 改革与建设 C.科学与发展 D. 中国革命与建设
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B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A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 C )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共产党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谁?( D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周恩来 D、毛泽东
9. 习近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其中不包括( 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独立自主
10.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D )
A. 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B.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C. 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D.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1. 代表了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性文章不包括( D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2. 毛泽东思想在( B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以后 D、解放战争时期
13.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不包括( B )。
A、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论证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D、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4. 中国的特殊国情及毛泽东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毛泽东思想具有( C )。
A、全面性
B、层次性
C、独创性
D、开放性
15. “淮海战役是用小车子推出来的”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哪个方面?( D )
A、以人为本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16. 马列主义曾经传入多个国家,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根本原因在于( D )。
A、马列主义不被其它国家接受
B、马列主义不适合其它国家的实践活动
C、马列主义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D、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了结合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指( C )。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
18.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 C )
A.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D )理论。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C.政策和策略
D.新民主主义革命
20.毛泽东提出,( A )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无产阶级性质
C.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
D.党指挥枪
2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不包括( D )。
A、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B、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C、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和理论家
D、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22.无产阶级领导的( C )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面对外敌侵略的特殊条件下可以把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
A、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D、政策和策略
23.中国的( B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开创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A、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D、政策和策略
24. 习近平总结了毛泽东毕生最伟大的贡献,其中不包括( A )。
A、文韬武略兼备
B、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5.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与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其撰写的著作中不包括( D )。
A.《论持久战》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6.( D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A、以人为本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27.( C ),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以人为本
28.( A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9.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A )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统一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全党的拥护。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0.毛泽东提出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 A )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1.毛泽东提出,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 B )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2.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C )。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3.毛泽东提出,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实行( D )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 B )道路.
A.中国农业化
B.中国工业化
C.中国现代化
D.中国科技化
35.毛泽东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他提出( C )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 ABCD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ABC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D.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指针
3.毛泽东是( ABCD )
A.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B.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C. 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
D. 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 AB ) 的继承和发展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 AB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6.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 AB )等著作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8.毛泽东在( ABCD )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9.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在( AB )两篇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系统分析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A《实践论》 B《矛盾论》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0.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CD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1.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时期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于毛泽东( ABCD )等著作中,是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A.《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实事求是,就是( AB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3.以下关于实事求是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B.“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D.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BD )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5.毛泽东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 ABC )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A.无产阶级性质的
B.具有严格纪律的
C.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
D.世界一流的
16.毛泽东指出,( AB )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A.政策
B.策略
C.革命
D.建设
17.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ABC ),指导着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A.奋斗方向 B.基本原则
C.基本方法 D.根本目的
18.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 ABC )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三民主义
19.( ABC )是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立足点。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20.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过程描述正确的有( ABC )
A.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
B.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
C.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
D.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胜利完成
21.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 ABC )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建设
D.改革开放
22.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 AB )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A.中国革命
B.中国建设
C.中国改革
D.中国发展
2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 AB )的思想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特殊矛盾
D.外部矛盾
24.毛泽东提出的把( AC )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A.对人民内部的民主
B.对人民内部的专政
C.对敌人的专政
D.对敌人的民主
25.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CD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26.毛泽东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他提出( CD )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惩前毖后
D.治病救人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鉴于我们党已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毛泽东多次提出两个务必( AB )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
2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BC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政策和策略
29.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要解决问题还必须( BD )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 B.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D.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三、判断题
1.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 错 )
2.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中共五大。( 错 )
3.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错 )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三民主义。( 错 )
5.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也包括毛泽东晚年的全部思想。 ( 错 )
6.毛泽东思想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马列主义。( 对 )
7.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代表了当时党内哲学理念的新高度。( 对 )
8.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成为临时中央的一把手,带领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 错 )
9.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它工作生命线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 对 )
10.坚持独立自主要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和学习国外模式。( 错 )
11.毛泽东思想对当代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道路仍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对 )
12.对毛泽东进行正确评价需要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错误区别开来。( 对 )
1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做到追究个人责任与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并重。( 错 )
14.习近平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晚年所犯的错误是第二位。( 对 )
15.毛泽东思想是对毛泽东个人理论创造的概括。( 错 )
16.学习《概论》课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对 )
``